心肌梗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厕所时间太长,家属要当心高血压病人并 [复制链接]

1#

借笔之光,传递能量。

医院实习的时候,对一位爷爷印象尤其深刻。他76岁,得了高血压,住院治疗。

平常的话病情稳定,一直服用着降压药,每天晚上都有家属在病床边陪同他。突然有一天,爷爷去上厕所,十几分钟都没有出来,家属们慌了。赶紧打开厕所门,发现爷爷在厕所里蹲着,有气无力的说:“便秘了,大便有些困难,没事……”

家属们这才放心了。令人惊奇的是,又过了10分钟,他仍然没有出来。家属们又打开门,却发现爷爷倒在了厕所边。家属立即呼叫护士,开始救治。医生诊断为心肌梗死。

那么高血压病人在上厕所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病人长时间上厕所,家属要留意。老年人在厕所里发生的意外,屡见不鲜,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原因可能有:病房里便后没有扶手;老年人带针提着输液瓶儿去上厕所,造成不便;厕所地滑,老人容易摔倒等等。当病人方便长时间不出来时,家属要多多留意,是否发生了意外情况。家属的照看很重要!

2.入厕时间不宜过长,不宜用力憋大便。高血压病人蹲坑的时间过长,用力憋大便的时间过久,更容易发生意外,严重的将会导致死亡。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因大便费力而引起心肌梗死,造成猝死。蹲便过久后,突然起立时容易造成体会性低血压而摔倒。老人也可能发生排尿性晕厥,造成脑血管意外。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该保证固定的入厕时间,且保证大便通畅。

3.老人不宜蹲着大便。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蹲便会使下肢的血管严重弯曲,造成血液流通障碍,血液供血不足;同时排便时,我们习惯摒弃用力,这样负压增高,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如果蹲便可以避免上述情况,那么蹲便自然是安全的。小编建议高血压病人尽量不要蹲着大便,可以采取坐便,既不容易晕倒,也不会使血压升高,引发其他并发症。

欢迎收藏和点赞,好观点要共同分享哦!

百家号独家内容

声明: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