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两位心梗患者,当晚离世和恢复健康,这5个
TUhjnbcbe - 2023/7/16 21:06:00

大家有没有发现,心梗猝死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老年人反倒较少。而且,年轻人心梗后病情危重的情况比老年人多得多。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别着急,我们通过今天的两个案例来揭晓答案!

43岁的李先生是一名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吸烟喝酒。一天晚上,在家里看电视时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出冷汗,呼吸困难。他以为是胃疼或者气胸,就自己吃了些药。谁知道疼痛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厉害。他想打电话给妻子或者,但已经来不及了。

74岁的赵先生是一名退休老师,平时生活规律,喜欢打太极拳。一天早上,在公园里锻炼时突然感到胸闷不适,伴有左臂麻木。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生了心梗,就赶紧坐在长椅上,并向身边的人求助。有人马上拨打了,并给他喂了一片阿司匹林。救护车很快到达,医院。经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他的心脏血管被成功开通,并恢复了正常功能。

两周前,他们同时遭遇了心梗,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张先生不幸当天离开人世,而王先生则在住院两周后出院。这背后有五个决定心肌梗死病情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01堵塞部位

心脏有三条主要的血管: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它们就像三条大河一样,给心脏输送养分和氧气。如果其中一条血管被堵塞了,就像河流断流一样,会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缺血缺氧。如果堵塞的血管较大或较靠近心脏,那么影响的心肌区域就会较大,心梗的严重程度也会更高。

根据MSD诊疗手册资料:前降支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占所有心肌梗死的40%~50%,也是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因为它影响了左心室的大部分面积。前降支心肌梗死的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出汗、心律失常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死亡。

02开通时间

当冠脉被堵塞时,相应区域的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如果不能及时恢复血流,心肌细胞就会逐渐死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心梗发生后,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挽救的心肌越多,存活率越高。

根据MSD诊疗手册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在*金6小时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血栓溶解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心肌坏死面积和并发症发生率。

如果超过12小时未进行再灌注治疗,则再灌注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在发现心肌梗死征兆时应立即拨打求救,不要自行开车或骑车就医,以免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03识别能力

很多人对心梗的认识不够,不知道心梗的症状和危害,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有些人在发生心梗时,误以为是胃疼或其他原因,不及时就医或自行服药,导致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有些人在感到胸闷或胸痛时,不敢承认自己可能发生了心梗,或者担心影响工作和家庭,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错过了救命的*金时间。因此,在平时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心梗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识别能力,一旦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保持镇定和乐观的态度。

04侧支循环

如果心脏是一个工厂,它需要不断地生产和运送血液,来满足全身各个器官的需求。而冠状动脉就像是给心脏工厂供应原料和能源的高速公路,如果这条公路上发生了塞车或者堵塞,心脏工厂就会缺乏原料和能源,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停止工作。这时就会发生心肌梗死。

那么,侧支循环就像是一些小路或者小桥,它们可以在高速公路发生堵塞的时候,为心脏工厂提供一些绕行的路线,让一部分原料和能源能够到达心脏工厂,缓解心脏的缺血状况。侧支循环的数量和质量越好,就相当于有更多更畅通的小路或小桥,心脏工厂就能得到更多的救助,从而减少心梗的危害。

有研究表明,具有良好侧支循环的心梗患者,其心肌坏死面积较小,存活率较高,心功能也较好。

05预防措施

心梗的发生往往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高危的身体状况有关。例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都会增加冠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代谢综合征等都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动性,也会增加心梗的危险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身体指标,及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心梗的发生。

#心梗#

了解更多健康资讯,领取资料包、享专业医师解答等,可评论liu言你的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位心梗患者,当晚离世和恢复健康,这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