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据表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患者有所减少,但死亡率有所增加。可能与患者症状发生后不够重视导致院前延误有关。
作者:程震锋
来源:震锋晨读
方法
在来自韩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例患者中,评估了例NSTEMI患者。根据症状到门(StD)的时间(24或≥24小时)将患者分为两组。主要终点是3年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是3年全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
结果
一共有名(27.9%)患者被分为StD时间≥24小时组。StD时间≥24小时组的全因死亡率(17.0%vs10.5%;P0.)和次要终点发生率(23.3%vs15.7%;P0.)比StD时间24小时组高。在关于年龄、性别、非典型胸痛、呼吸困难、心电图Q波、使用紧急医疗服务、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左室功能不全、TIMI血流和GRACE风险评分的亚组分析中结果保持一致。在多变量分析中,院前延误的独立预测因素是老年人、女性、非典型胸痛或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糖尿病以及不使用紧急医疗服务。
点评:没有及时住院(症状到入门StD时间≥24小时)的NSTEMI患者其3年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我们知道时间就是心肌在STEMI中特别重要,而不是NSTEMI。因为与STEMI患者相比,NSTEMI患者的罪犯血管很少会持续完全闭塞,心肌梗死的面积较小。指南不是有GRACE评分对NSTEMI患者进行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的分类吗?但这是用来指导冠脉介入即症状到导管室时间的,没有涉及到StD时间。在GRACE评分亚组的分析中StD延误依然对死亡率完成影响,值得注意的是,GRACE评分较低的患者风险特别高,这表明部分晚期就诊者最初可能患有STEMI,但他们入院时ST段已经不再抬高。研究强调了在出现任何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时寻求紧急医疗护理(比如)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Jung-JoonCha,SungABae,Duk-WooPark,etal.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