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如何消除"封控恐惧"?近日,两地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
一是重庆,71岁的胡大爷突发心梗,在黄码+无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情况下,医院的医生当机立断:"抢救生命,不必等核酸结果。”
二是青岛,封控小区里一患儿需进行手术,在网友转发呼吁后,社区与当地防疫部门积极跟进,为医生开辟诊疗通道,最终手术圆满结束。
医院:“抢救生命,不必等核酸结果!
胡大爷正在接受手术医院供图
11月6日上午10时42分,重庆71岁的胡大爷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到医院,但他的“渝康码”是黄码,医院做手术需要的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医院的一群医生当机立断:“抢救生命,不必等核酸结果!”
过程是惊险的。当日,胡大爷发觉自己胸前区有强烈的紧缩感,大汗淋漓已持续1小时,于是他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就诊。就在胡大爷发病前一晚,其手机短信提示,他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存在交集,“渝康码”随即转黄码。
“我们针对异常码病人,有专门的就诊通道。”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陈佳伟说,他和同事接诊胡大爷后,立马将老人送至隔离病房,紧急检查心电图显示,胡大爷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最理想的救治时间为发病后分钟,错过这“黄金两小时”,病人致死致残风险极高。“当时距患者自述的发病时间还不到两小时,家属和我们都希望赶紧给老人做介入手术。”医院的心血管病科。
一医院开启。心血管病科、医务处、后勤处、保卫处、放射科、感控科、心脏导管室等部门,迅速为胡大爷开通了一条人员暴露最少的路线。
开辟绿色通道、推入手术室、支架植入……该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李勇称,整个过程所有医护人员分秒必争,仅仅72分钟后,胡大爷便顺利完成手术,脱离生命危险。
其实,针对胡大爷这样的心肌梗死病人,医院早已制定《新冠疫情下急诊患者介入手术抢救流程》。
多位受访医生告诉记者,上述流程强调将抢救病人生命放在第一位,破解了患者愁“码”难题,医院多部门的力量一起为“渝康码”异常患者打开生命通道,也让每个医生在遇到危重病人时,都能斩钉截铁地说一句:“抢救生命,不必等核酸结果!”
结果是圆满的。据华龙网,截至记者发稿时,胡大爷术后恢复良好,正在监护隔离病房接受后续治疗。手术中与胡大爷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就地隔离中,目前他们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青岛被封控的医生为3岁患儿做手术
近日青岛发生的一则新闻,同样印证了多方合力,为生命开辟特殊诊疗通道的积极意义。
11月8日,医院院长董蒨的一则朋友圈,引发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