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多在抢救室就碰到了这个胸痛胸闷的病人,患者已经有了症状,两个多小时来到急诊抢救室,赶紧做心电图发现多导联st段压低明显!急查急性心肌梗死定量,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功酶和肌红蛋白,已经开始升高。
即便是要下班,我还是下意识的给值班医生打了个电话,这个病人可能需要做急诊手术了。正好是下班的时间点,如果打的晚了,可能还得从家把他们再薅回来。
本来想着这一切都会很顺利的进行,因为没有听到抢救病人的任何消息。
但第2天回到病房,却发现那个急诊手术的患者竟然没有做支架植入,而只是做了一个造影,翻开患者的造影图像,发现右冠状动脉已经99%的狭窄。为什么没有做支架植入呢?难道是导丝难以通过,但是又没有保留介入手术的图像啊!
询问值班医生才知道,原来做完造影以后,几个医生轮番的和家属进行沟通,怎么样劝阻都不能打消患者拒绝支架植入的念头。到最后医生保留了挠动脉鞘管,希望患者回到病房以后能够改变主意,直到今天早上患者的家属依然拒绝支架植入。
按理说自己只是一个医生,病人有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案的权利,但怒火还是在我心中燃烧了起来。病人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虽然不是一个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但患者症状典型,有心肌损伤,已经发现几乎闭塞的右冠状动脉,这绝对是支架植入的最好适应证。但就是没有做成手术,患者夜间依然有症状,这也意味着还是有心肌的坏死。
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事物推向两种极端,支架同样如此,有些人内心深处对于支架的植入是完全抵触的态度,无论你是怎样,我就是不想放支架。但殊不知不想放支架的内心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这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支架是一个救命的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患者大概率的会是稳定一星期以后再做第2次手术,如果昨天晚上患者能够听从医生的解释进行介入手术减少的可不只是一次手术,可能还有很多可以挽回的心肌。
但在没有信任的医患关系的前提下,患者没能介入手术,这,又能怨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