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据网上资料
秋冬换季,气温骤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近日,瑞安市急救指挥中心、中医院急救站及瑞安市胸痛中心医务人员经历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成功挽救了一名37岁因急性心梗导致心脏骤停的患者,从瑞安市调度中心接到报警,到医生判断患者恢复自主心跳,仅为10分钟。
调度员
远程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抢救
11月24日凌晨2时20分许,瑞安市急救指挥中心接到一名女士的电话呼救,称她的爱人昏迷,呼之不应。2时21分,调度员问清地址后马上派出最近的救护车。
电话里,这位女士不停地哭问:“救护车到哪了,什么时候到?”当班的调度员张含丹极力安抚病人家属的情绪,然后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抢救,告之其心肺复苏对抢救病人有很大的帮助。而家属当时情绪失控,一直哭喊:“我不会!家里没有其他大人,你们快点来?”张含丹极力安抚:“我们的救护车已经出发,你要抓紧时间抢救,你让病人平躺,然后跪在病人身边,双手交叉,对他进行胸外按压,力道要大一点!”在张含丹的指令下,家属开始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在持续4分钟的电话指导里,张含丹不断鼓励家属坚持心肺复苏,提醒她正确的按压,告诉家属“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坚持做胸外按压”。张含丹不断地鼓励,给了家属很大的信心,她一直坚持给患者胸外按压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
2时29分,救护车赶到现场,接替家属继续心肺复苏,心电监护显示室颤,给予电除颤。2时30分,患者恢复劲动脉搏动。2时42分,患者被转送至瑞安市胸痛中心继续抢救。
抢救及时
患者目前情况稳定
此次医院急救站医生蔡尔丹。据其回忆,救护者赶到时,患者家属还在坚持做心肺复苏,医生接手后,立即判断生命体征,患者无呼吸,颈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偶有抽气样呼吸,予接替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示室颤,予电除颤后进一步心肺复苏,后患者颈动脉搏动恢复,呼吸慢慢恢复。
急救医生判断心肌梗死可能性大,随时有再发生心脏骤停可能,要转送市胸痛中心进一步检查治疗。在转送途中,随车医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据了解,因为抢救及时,这名患者已恢复意识,情况稳定,截至11月28日下午发稿时他正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医生表示,该病人属于突发心梗,如果不是及时抢救,家属坚持胸外按压到急救车到达,很可能就没命了。
据医生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完全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使得心肌坏死。当心肌坏死面积过大时,心脏就会发生停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至6分钟。在此次抢救中,调度人员远程指导患者家属完成心肺复苏救助工作,直到救护人员到达,为后续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对最终抢救成功至关重要。
据了解,我国平均每3秒就有一例心梗发生,从年开始,死亡率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心梗患者估计有万人,其中,只有5%的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缩短心梗救治时间对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医生提醒,胸闷、胸痛、憋气感等都是心梗的前兆,但由于多数患者刚开始几分钟内能缓解,所以不容易引起重视。如果上述症状加重,持续不能缓解,就要警惕心梗。一旦出现心梗的症状,要立即平躺休息并以最快的速度拨打。发生心梗时,可以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没缓解,5分钟后再含服一次。要注意的是,因为心梗后可能因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导致猝死,所以不建议自行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