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一语道破了生命的奥妙,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
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宜运动,是预防、消除疲劳和健康长寿的要素,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如果老年人好静不好动,倾向安静生活,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
所以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坚持运动对身体好。
如果不想进行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走路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还对身体有益,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01坚持走路的好处
1.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人体在走路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份都在发生运动,人体的呼吸相对也会加快,人体肺活量也相应增加,呼吸系统的功能也相应得到了改善,如果能坚持散步,身体的很多功能都是可以有所改观的。
2.减少心肌梗塞。心肌梗赛主要是气血不通畅,血凝块堵塞血管造成的,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3.对三高人群有帮助。有三高的人群可以尝试多步行,步行对于减肥,高血压,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
4.帮助消化,走路虽然说运动量较小,但是全身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人体在行走的过程中,呼吸也相对加快,身体肌肉也发生了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肠胃也加快了蠕动,有助于肠胃消化。
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02每天走步左右,长期下去,到底是“延寿”还是“折寿”?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我们正常的成年人,每天的步行是~步,并不推荐超过步,因此日行一万步肯定不适合每一个人”。
当然也会有人感觉自己每天走步、步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且身体和精神都比较好,但是这样的步行数,不值得借鉴。
毕竟每个人的承受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平时有运动习惯,每天1两万步并不困难,但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走上步,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造成太大的负担,如果持续这么做,可能出现关节、韧带、骨骼的损伤。
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可以坚持轻负荷的锻炼30分钟以上,但不要超过1小时,如果换做步数的话,大概在~步左右,最好不要到达步。
骨科医生表示:不少人每天锻炼一万多步,很快关节就出症状了,软骨关节的磨损,也有半月板的损伤,还有骨刺。
最后医生提醒,一般人群每天的步数保持在到步为宜。有运动后膝盖疼痛症状的人群,则要咨询医生,确定合适的运动量,运动方式可改为游泳、上肢力量训练等。此外,运动不足,比如久坐,也会引起膝盖损伤,所以运动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