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心梗逐渐成为现代死神
近年来,三大疾病占据了全世界约32%的死亡原因,它们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肺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又往往能引起致死率很高的脑梗疾病。
年,全球统计有万人因为心血管疾病引发脑梗,其中,中国占据了40%。
全球万人因脑梗死亡,中国却占了1/3。
我国每年中风发病人数为万,每年中风死亡人数为万,占总死亡人口的22%。中风后幸存者中约75%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残占40%!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自己和家人都备受折磨。
同时,中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梗死患病人数约万。心血管疾病由其是心肌梗死是中国人疾病致死的最主要杀手。
我国每1分钟就有15人死于急性心梗。
~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3~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部剧烈而持久疼痛,是一种压榨、紧缩样的疼痛。胸痛超过30分钟是心肌梗死最强烈的信号。有时疼痛时间可能达数小时或数天,即便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
病人还常伴有面色苍白、虚弱、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休克。
这种十分凶险的致命性急症,发作时2-6小时内,尤其是1小时内死亡率最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但约有50%~80%的病人发病前1-2天或更长时间有先兆症状,若能引起警惕,则有可能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
心梗早期筛查有10项指标,包括长期吸烟、过度肥胖、极度缺乏运动等,只要符合以上3项指标,就意味着有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属于高危人群。
同时,年轻人患心脑血管疾病也不是很遥远,据数据统计,有将近90%的年轻人出现心梗、猝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都是和经常熬夜和不良饮食有关。其次,年轻人发生心梗前,往往有一定的诱因,比如说大吃大喝、大量吸烟酗酒、熬夜加班、打麻将等等。
02脑梗、心梗来临时的前兆
脑梗发作前,会有哪些症状?
不少人认为脑梗是突然出现的,其实不是,脑梗出现前3~5周内身体有以下异常,请务必引起重视。
■经常出现头晕目眩、还伴有头疼、耳鸣等症状;
■舌头发硬,讲话时吐字不清晰,还有吞咽困难的情况;
■视力下降严重,早起后还有眼前发黑,黑蒙严重的状况;
■常出现手脚发麻,冰凉,在走路时出现跛行,身体有单侧发麻的现象;
■常有身体乏力,精神不佳,哈欠增多和嗜睡严重的症状;
■面部表情单一,僵硬,还常有单侧流口水出现。
如果您经常有以上2种现象,或是脑梗将要出现的征兆,请及时对脑血管进行检查、调理,避免其他并发症发生。
心梗发作时,会有哪些症状?
当我们的血管完全闭塞,心肌细胞持续性地缺血缺氧开始坏死时,绝大多数人的身体都会发出信号(女性、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有时症状不典型):
■胸痛为压迫性、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
■无法解释的上腹痛或腹胀。
■放射至颈部、下颌、肩部、背部、左臂或双上臂。
■“烧心”,胸部不适伴恶心和(或)呕吐。
■伴持续性气短或呼吸困难。
■伴无力、眩晕、头晕或意识丧失。
■伴大汗。
注意,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是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03如何预防脑梗、心梗
保护血管健康,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几点基础内容:
■多参加锻炼
经常锻炼身体,对身体和血管健康都有好处,还能促进血管运输提升。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
在运动时,体内代谢会增强,*素、有害物质排出速度也会加快,可以缓解血管堵塞,减少血栓生成,还有助血管运输功能增强。
其次,在运动时,也能提高体内脂肪的代谢速率,可以减少脂类物质在血液内出现,能缓解血管硬化,对血管健康有好处。
健康就在UNU
提醒:每天要有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方式的选择上,要结合自己的状况,最好能保持适量运动。
■多补充营养
补充脑部营养,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萃枫苷,萃枫苷是从中国独有树种元宝枫植物提取而来,它在促进脑组织发育同时,还会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保障脑细胞血氧充分供给,促进新陈代谢,是大脑细胞神经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大脑神经系统修复的重要来源。萃枫苷可以预防脑神经受损和脑梗,缓解老年痴呆症,健忘、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同时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按时进餐、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保持睡眠充足
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有助于血管运输功能提高。熟睡以后,有利机体代谢稳定,还可提升*素、有害物质的代谢,减少血液内*素沉积,能缓解血栓出现,可以减少血管疾病出现几率。
因此,每天要养成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最好每天晚上10点左右睡觉,让机体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要经常熬夜,以免损伤身体健康。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精神紧张。
-本文完-
*编译文章版权归UNU所有,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推荐阅读-
-小U健康管家-
好文!必须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