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分享AHA科学声明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
TUhjnbcbe - 2021/4/28 17:04:00

作为急性心梗(AMI)患者的常见死因之一,临床研究人员对于心源性休克(C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管理方面的工作从未停歇。近年来,全球各地医疗中心相继开始建立CS中心,以加强CS的规范化治疗管理;近期发布的SCAI心源性休克分类共识亦为准确、高效区分CS患者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全新思路。基于种种临床研究成果,年3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AHA科学声明: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侵入性治疗管理》,对当前AMICS介入治疗管理的最佳临床策略进行了详细概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刻下载AHA科学声明原文PDF)

心源性休克定义与分类

AHAScientificStatement

众所周知,心源性休克状态通常以缺乏终末期器官灌注为特征;然而,由于休克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出现异质性变化,故目前临床上仍难以明确定义和分类休克。为此,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案,依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将心源性休克分为A-E五期。这一分类于近期得到了验证:一项纳入Mayo诊所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的10,名患者(43.1%患有ACS,46.1%患有HF,12.1%患有心脏骤停)的研究显示,行多变量校正后,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随着SCAI休克阶段从A期到E期的增加而逐步增加;而在另一项纳入1,例存在CS或大面积AMI患者(51%有心脏骤停史)的研究中,同样也可观察到从A期到E期的30天死亡率逐步增长趋势(图1)。SCAI分类中一大重要的影响变量就是心脏骤停,在心源性休克的每一个阶段,心脏骤停的发作都会显著增加死亡率。综合而言,这一分类标准对于院内患者的风险分层而言似乎非常有用,不过未来还需开展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它的临床效用,并明确特定阶段内每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预测价值。

图1.不同休克分类的早期机械循环支持(MCS)考虑

侵入性治疗管理分类

AHAScientificStatement

AMICS患者的休克阶段、稳定性以及诊断评估结果是个性化制定侵入性治疗策略的先决条件:

A期(具有休克风险因素)或B期(休克前期)的稳定患者通常可直接行冠脉造影和罪犯病变血运重建,同时应持续地评估休克的病征和症状。

C-E期(典型期、恶化期、终末期)患者可能首先需要迅速稳定病情,并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AHA科学声明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