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
权威机构专业人士站在客观的角度、结合科学、数据所撰写
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地区和城市高发重疾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说明如何防治重疾以及对配置重疾险给出相关建议。
当我认真读完这份报告,感到一丝凉意。
原因也很简单,数据真实,解读简单
当然,这报告顺带刷新了好多知识点。
一起来看看重点内容:
直观的数据显示
男性重疾发生率高于女性
也验证了男性寿命普遍比女性低的原因
当然和男生承受的压力,吸烟、酗酒也有关系
《教育读本》显示,从保险行业的经验数据来看
在60岁之前累计罹患至少一种重大疾病的概率
男性约为16%,女性约为14%
如果到80岁
那么累计至少罹患一种重大疾病的概率会迅速增加
男性达到58%,女性达到45%。
从报告中可以明显的看的出来
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高发疾病不同
其中恶性肿瘤可以说是“雨露均沾”
不管哪个年龄段,都是最高发疾病。
报告里说了两点——
1)寿命越长,得重疾的概率越趋近%
真正能「寿终正寝」的人,是极少的。
而且,重疾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
最近5年,19-36岁的胃癌患者占6%-11%
比30年前多出一倍。
像女性的头号杀手乳腺癌——
35岁,已经成了乳腺癌高发的小高峰。
我看到这里悚然一惊,很多客户给我的病例当中是有结节和增生的...
当然有结节和增生也不是会出现乳腺癌的必然条件
关键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作息时间。
2)癌症更是一种慢性病。
我原本以为癌症受遗传因素影响大。
家里长辈没得过某种病
就不用多虑。
但这个资料刷新了认知。
它说,现在很多人经常熬夜、加班、应酬
导致健康状态下降
不好的生活习惯都有致癌的可能。
凡是重病,都是日积月累中一点点形成的。
我们每年做体检,容易查出点小毛病。
这就是身体在向你发信号。
难怪大大提醒我们:
年轻人要少熬夜!
从地域的数据来看
恶性肿瘤在东北地区发生率最高
为全国平均值的%;
而发生率最低的地区为西北地区
仅为全国平均值的76%。
此外,不同地区恶性肿瘤的高发部位不同。
其中,甲状腺癌在东北地区发生率最高
为全国平均值的%;
华南和西北地区发生率仅为全国平均值的65%。
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差异
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甲状腺癌筛查率不同所导致。
肺癌在华东和东北地区发生率最高
为全国平均值的%左右。
宫颈癌、白血病等发生率地区差异较小。
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在北方地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该现象与饮食习惯和气候有关
北方人日常饮食偏厚重,盐分大油脂大,饮酒多,抽烟也多
这些生活习惯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及血管内斑块形成
同时,冬季北方天气寒冷,血管遇冷后容易收缩
这会加重血液流通受阻
冠心病患者在天冷的时候容易突发急性心肌梗塞。
也可以看出
经济发达的地区,癌症发生概率更高;
经济落后地区,急性心肌梗塞和脑中风后遗症发生率更高。
数据最后也很直观了给了治病的大概花销
简单说太费钱了;
几大手术类重疾,手术费动辄三五十大万
医保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
但真遇上事,还得自己有充足的金钱储备或保障吧。
《教育读本》建议,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成员结构、风险承担能力等均不相同
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财务状况配置合适的重疾险。
同时,注意保险期间、缴费期间、病种数量、额外责任、增值服务等条款。
写在最后
不管准备攒钱养老(治病)
还是靠商保养老(治病)
这里我括号里说了一个治病
希望大家不要反感
因为人这一生
无非老去、无非病去
这就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所以
一定要不只是考虑眼前
还要看长远的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