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起早睡以养肝
《*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春捂秋冻”,气温还未完全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外邪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3、运动以室外有氧运动为主
春季,天气转暖,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这就是春困。缓解春困不能仅靠多睡,锻炼可以有效地防止春困。春天最好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好的地方活动,多做些深呼吸,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消除困倦。消除春困最好是采用有氧运动,如慢跑、普拉提、瑜伽、太极拳等锻炼形式。这些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增加机体和脑部供氧。例如普拉提能锻炼普通有氧运动难以锻炼到的身体部位。久坐造成的肩痛、腰酸或是肌肉不适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普拉提来改善。
4、多吃韭菜香菜等应季果蔬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切忌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否则不利于人体的阳气顺应肝脏的疏泄而升发,总以应季之蔬菜、水果为主,正所谓“不时,不食”,但也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
春季还要注意健脾益气,在饮食上可多吃点甘味,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平素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尤其要注意健脾益气,以防止土虚木乘,中医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5、防止旧病复发
古语云:“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帝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可见春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中医认为春属于肝,五行属风,其善行数变,多杂以寒湿等邪气协同侵袭人体,人发病时有急、快、广的特点。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关节疼痛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期待您的光临☆
(????)如果喜欢,记得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