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是未来肿瘤药物治疗的方向
2、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依赖于肿瘤驱动基因靶点的发现
3、基于分子靶点的新药所针对的人群趋向精准化
4、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需要适应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趋势的变化
5、伴随诊断试剂的同步开发是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必然趋势
6、免疫治疗新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实践
7、*策法规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刘凌翔博士和大家讨论了微生物与精准医疗相关策略,以Hp为代表的微生物通过诱导炎症、紊乱免疫、激活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和诱导DNA链损伤等直接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微生物组学巨大的信息量提供了丰富的探索空间。微生物谱能够帮助研究者确定区分肿瘤患者与正常人群的生物标志物,多个标志物相整合或与已有的诊断模型结合能够优化诊断。化疗等常引起肠道微生物紊乱,而抗生素治疗有可能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益生菌胶囊等辅助治疗则有可能提升免疫治疗疗效,药物干预与微生物的关联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谢峻博士与大家畅聊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新认识和治疗新进展。他以实例说明,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支架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心脏部分心肌的坏死,依旧存在,诊断与治疗是持续性的。在不同的阶段,要具体分析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等病症的相互关系,以便对患者采取更加积极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要将机制的探索和实现路径的探索紧密结合,以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法与诊断手段,从而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张锁庚秘书长表示,南京大学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的专业性、凝聚力是校友会中的典范,母校将予以全力支持。南京市科技局*组成员郑婕表示,市里明确提出对临床诊疗和以产品化为导向的临床前科技项目予以*策倾斜。南京大学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组织的这场研讨会,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瓶颈,医院、企业、科研机构、资本共同参与的医工合作模式提供了平台,未来,南京市科技局还将与校友会保持密切联动。朗盛投资合伙人李佳博士代表校友发言,她说,这场活动,让资本、医院、药企紧密结合,让资本和药企了解到病人到底需要什么、医生的观点是什么,是指导新药和新治疗手段研发少走弯路的关键,类似的活动校友们都将积极地参与。最后,南京大学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会长顾凯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他感谢各位专家和各位校友对此次活动的支持,本次专题活动旨在让一线的研发学者和一线的临床专家零距离面对面谈话,了解第一手信息,寻找到共同感兴趣的创新点。未来,校友会还将组织“临床医生说”系列活动,切实促进临床实际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上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