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常用化验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三
TUhjnbcbe - 2021/7/30 20:10: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常见检验

?危急值

临床意义

?危急值

概述

?何为危急值?

危急值是危及生命的极度异常的检查、检验结果。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不给予有效治疗,患者将处于危险的状态,或者立即给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一旦出现这样的检验结果,应立即报告临床医师,提醒其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否则将会因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那么危急值和参考值有何区别?

参考值是对于较多样本的健康人群进行同等条件下的统一采样、利用相近或类似的实验手段而统计出来的相对于均值的离散程度。

危急值是以参考值作为标靶而实时制定的临床紧急救治数据,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的边缘状态。

常见危急值总览

危急值

(一)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10^9/L

?低值:30×10^9/L

?高值:×10^9/L

??临床意义

①10×10^9/L,病人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长于15分钟,或已有出血,应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②50×10^9/L,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③×10^9/L,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大的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④×10^9/L,为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则应仔细检查有无恶性疾病的存在。

⑤0×10^9/L,常出现血栓,如非一过性的,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二)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低值:1.5(2.5体检)×10^9/L(成人)

?高值:30(20体检)×10^9/L

??临床意义

①1.5×10^9/L,提示患者有高度易感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②3×10^9/L,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做其它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等。

③11×10^9/L,此值为白细胞增多,应做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及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④30×10^9/L,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图片及骨髓检查。

(三)血红蛋白

?参考值:

成年男性:~g/L

成年女性:~g/L

?低值:50g/L

?高值:/

??临床意义

①60g/L,此时应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情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则不应输血。

②90g/L,应确定贫血的原因,经治疗后观察血红蛋白的变化。

③男性g/L,女性g/L,应做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等,对有症状的病人给予放血治疗。

(四)PT(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11~13秒

?低值:/

?高值:30秒

??临床意义

①PT延长常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维生素K缺乏、肝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

②PT缩短常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DIC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等)、血栓性疾病(脑血栓形成、急性血栓性静脉炎)。

③?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五)APTT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参考值:22.5~35秒

?低值:/

?高值:秒

??临床意义

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及肝素抗凝治疗的监测

②是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③APT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甲、乙);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等);血液中有抗凝物质存在。?使用肝素时,保持APTT值为参考值的1.5-3倍。

④APTT缩短:见于DIC高凝期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高凝状态。

(六)血糖

?参考值:

3.91~6.11mmol/L

?低值:

2.8mmol/L(成人)1.6(儿科新生儿)

?高值:

33.3mmol/L(成人)16.6(新生儿)

??临床意义

①2.8mmol/L,空腹12H,提示患者血糖过低,应查找原因,立即处理;2.2mmol/L,易出现低血糖休克。

②7mmol/L,空腹,应做糖耐量实验(OGTT)。

③10.8mmol/L,饭后1H,高度怀疑糖尿病。

④7.8mmol/L,空腹;11.1mmol/l,饭后2H,诊断糖尿病。

⑤30mmol/L,易出现酮症酸中*,立即处理。

(七)钾离子

?参考值:3.5~5.5mmol/L

?低值:2.5mmol/L

?高值:6.5mmol/L

??临床意义

①2.8mmol/L,易出现虚弱或心律失常,应给予合适的治疗。

②6.0mmol/L,应排除试管内溶血的可能,考虑有无肾小球疾病。

③7.8mmol/L,易心率失常,立即给予治疗。

(八)钙离子

?参考值:2.11~2.52mmol/L

?低值:1.5mmol/L

?高值:3.5mmol/L

??临床意义

①1.5mmol/l,可见于急性胰腺炎、肾功能衰竭、甲状旁腺受损、甲状旁腺手术后、维生素D缺乏等。

由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加,兴奋性增强,患者出现口周麻木、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等。

首要任务就是补充钙剂。

②3.5mmol/l,可引起中*而出现高钙性昏迷,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

措施:低钙透析、硅降钙素肌肉注射等。

(九)PH值(血气分析)

?参考值:7.35~7.45

?低值:7.2

?高值:7.6

??临床意义

①PH值代表体内的酸碱平衡情况。

②PH值增高,提示失代偿性的碱中*。

呼吸性碱中*: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代谢性碱中*:服碱过多或丢失酸所致,如大量呕吐。

③PH值降低,提示失代偿性的酸中*

呼吸性酸中*:呼吸肌麻痹、肺水肿、哮喘持续状态等;

代谢性酸中*:体内产酸过多、肾排泄障碍、丢失碱过多。

(十)INR(国际化标准比值)

?参考值:0.8~1.2

?低值:/

?高值:4

??临床意义

①通常用于监测使用抗凝药物的效果,比如华法林。

②INR值越高,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越长,防止血栓形成,比如房颤病人适宜维持(2.0-3.0)。

③INR值4时,提示血液凝固需要很长时间,这可能引起无法控制的出血,甚至死亡。

(十一)总胆红素

?参考值:5.1~28umol/L

?低值:/

?高值:umol/L(新生儿)

??临床意义

①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的总称。

循环中衰老红细胞↘

骨髓中未成熟红细胞?非结核胆红素

肝内蛋白质↗(脂溶性)

③非结合胆红素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细胞有*性对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称为结合胆红素(水溶性)

(十二)脑脊液培养

?正常值:无细菌生长

?危急值:有细菌生长

??临床意义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在脑脊液中如培养检测出细菌都应看作是致病菌,提示有颅内感染。

(十三)血培养

?正常值:无细菌生长

?危急值:有细菌生长

??临床意义

是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文字源自: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年患者安全目标》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图片源自:

网络

··THEEND··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用化验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