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顾
64岁男性,一个月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行心脏支架手术治疗,一个月后来我院复查,自诉有心悸、胸闷气短症状。超声心动图示左心(LA38mm,LV62mm)增大,二尖瓣中度反流,流速cm/s,压差55mmHg,心包腔内右室心尖部可探及中等量液性暗区,液厚分别为10mm,左室心尖部运动幅度减低,左心室下后壁后方可探及范围约45mm×30mm×25mm无回声团块,壁厚约3mm,左室下后壁回声中断,约28mm,CDFI:探及团块内双向分流血流信号,收缩期见蓝色血流从左心室进入团块,舒张期见红色为主血流。左室射血分数52%,短轴缩短率27%,每搏输出量ml。提示左室下后壁假性室壁瘤形成;左室下后壁假性室壁瘤破裂;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图1不标准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室下后壁后方与左室相交通的无回声区图2不标准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室内血流通过瘤口与瘤内血流交通图3心底短轴切面,显示左室下后壁呈瘤样向外膨出,周围可见积液超声心动图诊断经胸超声心动图探查能明确假性室壁瘤的位置、大小、瘤体内血流、附壁血栓及并发症等,同时拥有方便、安全的优势,已成为国内外急诊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①左心室游离壁连续性中断,形成与左心室相通的囊性无回声区,瘤颈直径小于瘤腔;②瘤壁不与心内膜及心肌相连续;③瘤颈处见双期双向分流血流信号;④合并血栓时,瘤内可见实性等回声;⑤瘤体破裂时,可合并新的假性室壁瘤形成。本例为心梗支架术后左心室破裂形成下后壁假性室壁瘤,瘤体破裂后由周围心包及炎性组织包裹形成新的瘤体,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符合LVPA。鉴别诊断真性室壁瘤其瘤口径较大,常与瘤体径相接近,瘤体有薄壁心肌结构,心动周期中与正常心肌壁呈矛盾运动,运动幅度一般较小。心脏憩室为心肌壁局部向外囊状膨出,心尖部多见。分为肌性和纤维性,肌性憩室一般较小,有主动收缩功能,收缩期憩室腔变小,舒张期变大,不易破裂,纤维性憩室一般较大,无主动收缩功能,易破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LVPA形成,瘤体随时都会发生破裂造成心脏压塞,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成为挽救生命的主要手段。本病一经发现,应及时手术治疗,若患者无明显心脏压塞表现,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及心功能情况,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降至正常后行相关手术治疗,此时手术更为安全,风险更小。参考文献:[1]宋萍,刘焦枝.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并假性室壁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9(9):-.[2]张丹,唐愚之,郭良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假性室壁瘤破裂并新瘤体形成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7(11):.[3]武玉多,谷孝艳等.LVPA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12,(1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