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血管就像水管一样,如果被杂质、沉淀物堵住,同样会“生锈”,导致血管病变;而血管遍布人体全身,一旦发生血栓,血块堵塞不通,就会对所堵塞的身体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堵塞在肾脏→肾功能受损肾脏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肾动脉狭窄,出现肾血管性高血压与缺血性肾脏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表现为血压正常者(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出现高血压后即迅速进展,或原有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血压近期迅速恶化,舒张压明显升高;重症患者还可出现恶性高血压(舒张压超过30mmHg)。
缺血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出现夜尿增多;如果发生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腰部)剧烈疼痛,血尿等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症状。
堵塞在四肢:间歇性跛行四肢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四肢血液供应不足,出现四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出现四肢缺血的症状,尤其是下肢,主要和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肢体运动后引发局部疼痛、紧束、麻木和无力,停止运动后即缓解为特点;疼痛的部位常与病变的血管相关。
堵塞在心脏→心肌梗塞心脏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可出现心绞痛,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者情绪激动(如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通常表现为压榨性的胸痛,偶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如果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还可出现心肌梗塞。
堵塞在脑部→脑出血脑部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或局部血栓形成,出现脑梗死,突然出现肢体运动和感觉出现障碍、失语、眩晕、耳鸣或听力障碍;高血压病发动脉硬化者可发生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
堵塞在肠道→休克肠道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可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和腹痛等症状;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时,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和休克等症状。
血管疾病对身体危害很大,但其实可防可控,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给出了如下建议:
戒烟:戒烟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最经济的方式;
尽量不喝酒:大量饮酒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坚持运动:建议每周3~5次的超过半个小时以上的中等量的运动,即运动到出汗、持续半小时以上。老人根据自身情况,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过量运动。
少重口味饮食:少吃盐、少吃重口味的食物;少吃油性大(肥肉和动物油)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血管堵塞,多吃血管“清道夫”
第一,维生素C、维生素K。如猕猴桃、菠菜、柑橘类水果等,可以增强血管韧性,减少出血点;
第二,维生素P。如橘子、橙子、荞麦、紫甘蓝等食物,可改善血管脆弱、出血以及皮肤淤青问题,适用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第三,粗纤维食物。如燕麦、荞麦、糙米、土豆等,可以促进血液中脂肪、胆固醇的代谢,以及控制血糖的升高,清理与保护血管。
第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可以促进坏胆固醇代谢,降低总胆固醇。
第五,纳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