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男,52岁,年4月1日初诊。患心肌梗死、心绞痛,胸痛,活动后气短,汗出恶寒,背拘紧,口渴,耳鸣,眠差。舌胖,苔白。用苓桂术甘汤。
处方:茯苓30g、桂枝15g、炙甘草10g、白术10g、半夏15g、薤白6g。7剂。
年4月15日二诊。胸疼减,胸闷,活动则喘,肩背发紧,耳鸣。舌红,苔白,脉弦。用柴胡桂枝汤。
处力:柴胡15g、*芩10g、半夏15g、*参6g、桂枝12g、白芍14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7枚、姜*12g。7剂。
年4月29日三诊。胸闷减,现动则气喘,有痰,头顶揪疼,大便调。舌胖紫黯。用苓桂术甘汤。
处方: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炙甘草10g、枳实10g、厚朴15g。7剂。
年8月4日四诊。上方用平胃散加味。手足胀、手麻,胸闷满、易生气,大便少。舌红苔白腻。用四逆散。
处方:柴胡15g、枳实10g、白芍15g、炙甘草6g、桂枝10g、香附10g、川芎10g、藏红花1g。7剂。
年8月11日五诊。左胁疼,右肩疼,大便溏,量多。舌暗,苔白脉弦。用柴胡桂枝汤。
处方:柴胡16g、*芩6g、半夏10g、生姜10g、*参6g、桂枝14g、白芍14g、炙甘草6g、大枣12枚。
年1月12日六诊。上方因口糜烂用*连导赤散(*连10g、木通10g、竹叶12g、生地15g、生甘草8g),药后尿量增多,口糜烂愈,仍脊背肌肉拘紧发硬而疼,左胁也痛,大便少。舌红,苔白腻。用柴胡桂枝汤。
处方:柴胡15g、*芩10g、半夏14g、*参8g、桂枝14g、白芍14g、炙甘草8g、生姜g、大枣7枚。7剂。
年1月19日七诊。左胁与后背疼好转。舌红,苔薄白。用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6g、*芩10g、半夏10g、*参6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7枚、竹叶10g、*连10g。7剂。
辨证用方思路:
本案患者请刘渡舟先生诊治2年多时间,以上仅仅选取了三个阶段病例记录。在所选部分中诊抓主证胸痛、气短、舌胖,辨为苓桂术甘汤证,用此方。另仿瓜薤白半夏汤法,加半夏、薤白开结通阳。
二诊抓主证肩背发紧,脉弦,辨为柴胡桂枝汤证,用此方。另加姜*止痛。
三诊根据动则气喘、有痰、舌胖,辨为苓桂术甘汤证,用此方。另取《金匮要略》治疗“支饮胸满”的厚朴大*汤法,加厚朴、枳实以治胸闷。
四诊抓主证易生气、手足胀,辨为四逆散证,用此方。另取合桂枝甘草汤法加桂枝;仿越鞠丸法,加香附、川芎;再加藏红花以治胸痛、手麻。
五诊抓主证左胁疼、右肩疼,辨为太、少经脉不利的柴胡桂枝汤证,用此方。因大便干,故*芩仅用6g。
六诊抓主证脊背肌肉拘紧发硬而疼,再辨为柴胡桂枝汤证,用原方。
七诊左胁痛与后背疼好转,用小柴胡汤继续调理。
|注:本文中所提中药处方,请勿擅自服用,需要在中医师辩证基础上指导使用
|文章摘自《跟刘渡舟学用经方》,作者:张文选、王建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出版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不当,随时联系删除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