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急剧而严重的临床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阻断,致使供血区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缺血性心肌坏死。隆冬季节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特别是当寒流突至,气温骤降时,使得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这时,冠状动脉的供血若跟不上心脏耗氧的需求,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发作。另一方面,冠状动脉易于发生痉挛。若冠状动脉痉挛持续较久(半小时以上),那么由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那片心肌就会因缺血而坏死,也就是说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往往吃得多而动得少,四季中也以冬季的血脂水平为最高,血液的黏度最大。气候变化、过度疲劳、大吃大喝等都是诱发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冬季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多发季节,高峰在11月~1月;上海市心肌梗塞科研协作组的资料也表明,12~2月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为最高。因此,老年人特别是有冠心病的人,在冬季更应警惕和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
(一)注意防寒
保暖尤其在天气预报预示寒流即将到来之前,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避免寒冷刺激引起的血管收缩,甚至全身动脉痉挛,以至冠状动脉痉挛。
(二)注意节日保健
由于冬季节日较集中,如圣诞节、元旦节、春节、元宵节等,忙碌于请客、应酬,要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和激动。同时还应避免大吃大喝,坚决戒烟少酒,饮食不宜过饱,尤其要少食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及时就医
40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人,尤其是已患这些疾病的人,即使目前无心绞痛等冠心病表现,也要按时服药。如果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脉律不齐、胸闷气喘、皮肤汗湿、坐卧不安、恶心呕吐等,要考虑心肌梗塞,应立即电话呼叫“”急救或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