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0/6/3 4:37:00
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药物溶栓、支架治疗、外科手术。后两种方式,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是有严格要求的。相对偏远地区,不具备医疗条件的地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是很高的,此时药物溶栓可能是这些患者的选择。我们所说的溶栓治疗,就是通过药物来溶解堵塞在冠状动脉里面的血管斑块,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冲到血管远端。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能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溶栓治疗?一般来讲,75岁以下的人,突发急性心梗,且发病时间在12h以内,医院接受治疗的情况下,心电图出现两个相邻导联ST抬高,没有明显的出血、无明显的高血,无既往手术史,无明显溶栓禁忌证,是可以接受溶栓治疗的。如果超过75岁,需要经过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溶栓治疗。如果患者就诊的比较早,从发病至到院的时间不超过3h,是不具备介入治疗的,此时,优先考虑溶栓治疗。如果是再梗死的患者,没法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这种情况也是可以进行溶栓治疗的。这些患者注意,不可接受溶栓治疗!有过脑出血、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脑血管结构异常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要避免溶栓治疗。其次,颅内有恶性肿瘤的,无论是原发性的还是转移的患者突发心梗都不能溶栓治疗。另外,有可疑主动脉夹层、活动性出血、3个月内出现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也要注意突发心梗避免溶栓治疗。最后强调一下,平时血压严重控制不良的人,在突发心梗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溶栓治疗。